中美谈判正处于紧要关头,特朗普破天荒做出决定,不允许赖清德“过境美国”。
策划所谓的“大罢免”失败之后,赖清德又准备借“窜访中美洲国家”,试图在美国纽约“过境”,结果在特朗普政府这里碰了一个不软不硬的钉子。
《金融时报》《彭博社》纷纷放出消息,称特朗普政府干脆利落地拒绝了民进党当局,明确告知对方,不会同意赖清德“过境”纽约。
原因很简单,中美经贸谈判正在瑞典进行,特朗普还在筹备访华行程,期望能尽快收到中方的邀请函,台湾问题又是中美之间最敏感、最重要的问题,自然不能这时有任何闪失。
『特朗普很清楚,中美经贸谈判更要紧』
究竟是和民进党当局眉来眼去,暗搞勾连重要,还是与中国谈好经贸协议,避免重演关税战重要,特朗普政府还是比较清醒的。
哪怕特朗普上台之后,美国没少在台海鼓捣一些小动作,又是在国务院官网上删去“不支持台独”这一重要表述,又是在与盟友国家的联合声明中,对台海问题指手画脚,但现如今,一切都要为中美经贸谈判让步,尤其不能让赖清德出现在纽约。
消息传出以后,民进党那边立刻找补,称考虑到种种原因,近期赖清德“暂无海外出行安排”。
不过明眼人都看得出来,所谓的“没有安排”只是一句苍白的托词,无非是在被美国拒绝之后,被迫叫停了原本计划好的行程。
原因很简单,“过境”是假,借机逗留才是真,如果赖清德不能“经停”美国,中美洲那几个弹丸之地,有什么专门去的必要吗?
从这个角度上来讲,美国才是赖清德真正要“窜访”的目的地,中美洲不过是用来走个过场、给美台勾连打掩护的中转站而已。
实际上,如果不是美国这些年在背后偷偷运作,那几个“中转站”估计早就维持不下去了。
『美国难得“识时务,懂大体”』
本来民进党那边已经安排好了,还与美国那边的相关团体取得联系,让他们提前在纽约待命,在赖清德“过境美国”的时候“好好配合”。
结果这帮人等了几天,又被告知,行程已经取消。
这再次证明,民进党当局所谓的“没有出访安排”,是纯粹的扯谎,就是在美国那边碰了壁,不得已仓促取消行程,等待中美间的风向变化。
这下倒好,“大罢免”惨败收场,赖清德的处境本就尴尬,正要靠在美台勾连上做文章,大肆渲染台海紧张局势,转移各方注意力,从而缓解内部的追责压力,结果不看时机不看场合。
美国这边见到势头不对,立刻就把路堵死了,生怕自己这时候与民进党眉来眼去,搅黄与中方的经贸谈判。因为中国一向反对美国与台湾地区任何形式的官方往来,更不容许赖清德以任何名义任何借口窜美。
特朗普现在尤其需要中美谈出个所以然。他在和欧盟谈美欧经贸协议的时候,心思压根不在上面,当着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的面,自顾自地谈起了他对中美达成协议的积极预期。
这时候,他是绝不允许赖清德之流节外生枝的。
试想,中美在瑞典谈判的时候,赖清德这个顽固的“台独分子”却在纽约刷存在感,往后还要去达拉斯,参加美国保守派智库的政治活动,大肆渲染两岸对立,这会对中美关系造成怎样的冲击?
也只有到这时候,美国才会在台湾问题上表现得识时务,懂大体。
顺带补充一句,类似的情况,拜登政府时期也遇到过,去年美国总统大选期间,台当局也想搞一出“过境美国”的戏码,被勒令要等到总统选举结束之后。
『风头一过,美国就会“原形毕露”』
有必要明确的是,别看特朗普现在拒绝了赖清德“过境”,等风头一过,他肯定又会把“战略模糊”那一套捡起来。
到了那时候,民进党当局再提出“过境”请求时,美国的口风又会变得十分暧昧。台当局也正是看准这一点,所以一口咬定“没有被美国拒绝”。
曾经窜访台湾,险些导致中美台海危机的美国前众议院议长佩洛西又开始刷存在感,在社交媒体上危言耸听,称特朗普拒绝赖清德“过境”是“传递了危险信号”。
但从特朗普的角度来说,他这时候允许赖清德“过境”,才是不折不扣的危险信号。
还是那句话,当美国有求于中国时,不介意收紧手里的缰绳,免得民进党“尾巴摇狗”,而当他需要制造筹码的时候,肯定又要把主意打到美台勾连这边。
历届美国政府,都对所谓的“打台湾牌”存在严重的路径依赖,特朗普也不例外。
美国嘴上说“不支持台独”,又暗中为赖清德之流的窜访活动大开方便之门,无非还是为了搞“以台制华”那一套。只是以中美如今在台海的态势对比而言,美台勾连这些伎俩,早就有些不够看了。
旗开网-旗开网官网-配资炒股交易平台-线上配资电话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